“既然美国科技这么高端,为什么不生产高端的光刻机”,这问题还值得说说。

你要明白现代计算机起源于美国,半导体及芯片同样如此,而光刻机因为代次不同,70/80年代的接触式光刻技术、接近式光刻技术也都是由美国开发出来的。90年代以后,没了冷战压力,美国在蓝星唯我独尊,互联网的兴起,躺着赚钱不爽吗?我要是总统,我也这么干。
2000年后,随着互联网泡沫,计算机技术的高速迭代,催生了一大批高性能芯片的应用,对低线宽、高产率、高密集度的追求,摩尔定律带着世界一路狂奔,此时芯片制造早已完成制造业的大转移,来到亚洲四小龙,美国OEM模式只做设计,依旧拿走大量利润。此时设备制造行业仍通过金融资本手段、军事霸权手段控制在美国手中,此时他们仍掌握着光源技术、计算光刻、算法、光学设计关键能力。
另外,一些高精密光学加工设备、检测设备也一样被美国垄断,像Zygo这类公司。说老实话,半导体产业链中做整机并不挣钱,而且周期长,重资产,一不小心点错科技树就翻不了身,看看尼康、佳能历史。

IC行业的底层技术变革(而非基于应用的电商等互联网企业)随后放缓,摩尔定律开始走向物理极限,人类科技树尚未爆发跳跃革命,中国制造2025的崛起,ICT基础建设领先全球,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。
等到芯片制造业、零部件制造业第一代、第二代产业工人全部寿终正寝,同时美国没有足够的工人储备,技术移民再做限制,中国一带一路搞定世界岛,美国军事霸权衰弱,那个时候他才真正生产不了。
只不过真到那时,光刻技术估计早已被其他技术方案替代。